川西深度遊(四)

IMG_8191

D8:色達縣—20K—五明佛學院—130K—爐霍縣—70K—道孚縣(特色民居)—78K—八美鎮—30K—塔公鄉—30K—新都橋鎮(海拔3300米) 全程:360K  住宿:新都橋四星級標準酒店早餐後,途徑八美鎮、塔公鄉,前往新都橋鎮。
從道孚縣–這座海拔近3000米的高原城市的高處向下望,首先呈現在視野中的就是鱗次櫛比的藏式民居。這些民居外表主要由棕白兩色構成,白色的屋頂,白色的主墻,木結構處多用棕色顏料染塗,其間配以紅色、藍色圖案,在藍天、白雲、青山、綠水的輝映下,仿佛幻化成妙不可言的積木圖案。白色的房頂與寬敞的院壩裏,身著艷麗藏裝的少女或身著絳紅色衣衫的喇嘛穿梭其間,給人壹種"世外桃源"的感覺。

今早零晨五點集合,乘座三部私家車出發,前往五明佛學院最高處

IMG_9885

 車輛積了厚厚的雪

IMG_9890

壹早前往五明佛學院最高處,拍攝晨曦中的佛學院,日出景觀,當早上覺姆們做早餐是的裊裊炊煙升起時,此時的喇榮鉤多了壹層氤氳,同時在東方的第壹縷光線越過山頭後,此時的佛學院顯得更加神秘而壯闊。

到了五明佛學院山頂,只有幾座寺廟燈火通明

IMG_8074

IMG_8078

山頭積了厚厚的雪

IMG_8080

IMG_8086

IMG_8092

IMG_8093

嚴寒下等喇嘛學院燃點第一道煙

IMG_9918

IMG_8096

IMG_8098

落緊雪

IMG_8100

IMG_9923

在厚厚的雪上踏上歸途,要小心慢行,雪地非常濕滑

IMG_8105

IMG_9929

IMG_8107

IMG_8108

IMG_8110

IMG_9930

IMG_9932

IMG_8115

IMG_8118

IMG_8121

IMG_0029

IMG_0030

IMG_0031

喇嘛五明佛學院,也稱色達佛學院,是"世界第壹"規模的佛學院。這裏的僧舍非常壯觀,數千間絳紅色的藏式平房連綿幾公裏,簇擁著幾座輝煌的寺廟和佛堂,形成了壹座壯觀的小山城,龐大的陣勢常常會讓初次到色達的人目瞪口呆,任何壹張照片都很難表達出身臨其境的震撼。學院現有藏族常住四千多人,漢族常住僧尼兩百余人,漢族常住居士與國外學法者壹百余人。這些國內外的學生,皆是自願來到這遠離內地、平均海拔四千多米,氣候寒冷、各方面條件都很艱苦的雪域,學習修行精深博大的藏傳佛教。多年來,學院培養出壹百五十多名高中級人才,他們在多康等地創辦道場並在紐約、香港等地建立喇榮顯密中心,為繼承藏族優秀傳統文化,增進民族團結,弘揚佛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。

IMG_0033

IMG_0036

IMG_0037

IMG_0042

IMG_0044

車上拍攝

IMG_8122

IMG_8133

IMG_8135

IMG_8137

IMG_8144

IMG_8145

繼續落雪

IMG_8150

D9:新都橋鎮(晨拍蜀山之王—貢嘎山)—60K—八美鎮—85K—丹巴縣—12K—中路藏寨—12K—丹巴縣(海拔:1860米)  全程:170K      住宿:丹巴縣四星級標準酒店
   壹早前往拍攝蜀山之王—貢嘎山、河谷晨景,拍攝結束回到酒店用餐後出發,途徑。塔公鄉、八美鎮,午餐後到達丹巴縣,前往中路藏寨,拍攝結束後回到丹巴縣城入住。
在這酒店天台上拍攝日出
IMG_8205
IMG_9946

IMG_9948

IMG_9952

IMG_8185

IMG_9954

IMG_8191

IMG_9957

IMG_9959

IMG_9962

IMG_9963

IMG_8198

有些攝影大師,選擇上最高處山頂

IMG_8199

IMG_9964

IMG_8201

IMG_8206

今天經過的這壹段是川西秋季最美的壹段景色,經過爐霍縣、道孚縣龍燈草原、塔公草原、亞拉雪山(5800米)、木雅金塔、塔公至新都橋鎮綿延30公裏的青楊林已經金黃壹片,美不勝收。新都橋最佳攝影季節是在每年的深秋時節,深秋的色彩、層次和光影都是最好的!而秋季最佳時間是在每天的早上和下午的6:30左右,光線達到完美的飽和!      IMG_8207

IMG_8209

IMG_8211

IMG_8212

IMG_8213

新都橋鎮:又叫東俄邏,是壹個鎮名,而不是壹個景區。新都橋海拔約3300米,並沒有突出的標誌性景觀,但沿線卻有10余公裏被稱為“攝影家走廊”。地處在公路318國道南、北線分叉路口,是壹片如詩如畫的世外桃源。神奇的光線,無垠的草原,彎彎的小溪,金黃的柏楊,山巒連綿起伏,藏寨散落其間,牛羊安詳地吃草……川西的平原風光美麗地綻放。這,就是新都橋,令人神往的“光與影的世界”、“攝影家的天堂”。

IMG_9970

IMG_8227

E5CBA157-4B8F-4C5E-9DF4-0F7FC75F61D1-765-00000089502D704F_tmp

IMG_8231

IMG_8243

IMG_9975

IMG_8255

IMG_8261

IMG_8265

IMG_8269

連石頭都有經文

IMG_8270

IMG_8274

IMG_8276

IMG_8280

IMG_8282

IMG_8285

IMG_8287

IMG_8288

IMG_8290

IMG_8291

IMG_8292

“塔公”,藏語意為“菩薩喜歡的地方”。相傳文成公主進藏時,途徑此地

隨身攜帶的釋迦牟尼佛像忽然開口

示意願意留在此地。眾人立即就地按照佛像原貌復制壹尊下

IMG_8294

IMG_8295

IMG_0279

IMG_8298

IMG_8300

IMG_8304

IMG_8305

IMG_8306

IMG_8308

IMG_8310

IMG_8316

沿途風景

IMG_8318

IMG_8323

IMG_8324

IMG_8327

IMG_8329

IMG_8330

IMG_8333

IMG_8335

IMG_9995

遠眺亞拉雪山

IMG_8343

IMG_8345


深秋的中路藏寨,成片的梨樹、高高矗立的碉樓、白色的藏房、金頂的寺廟在透藍的天空下隱約可見,色彩繽紛卻毫無零亂之感。 相比甲居藏寨的名聲在外,中路更顯寧靜壹些,置身其中讓人有漫步世外桃源的感覺。尤其是到了秋天,中路藏寨更是壹片瓜果飄香,樹上掛著滿是沈甸甸的石榴、梨、蘋果……可以包壹輛小車到最佳位置去觀看整個宅子,尤其是夕陽西下的時候,整個宅子籠罩在落日的余暉裏。
丹巴縣的古碉樓歷史,可追溯到秦漢時期,稱“邛籠”。到隋唐時代,這種碉樓在四川西部和整個藏東地區盛行起來。丹巴的碉樓也源自羌碉,但其宏大的規模,非凡的氣勢,千姿百態,已遠非羌碉所能比擬。  不完全統計,如今縣境內僅存古碉166座,主要分布在梭坡、蒲各項、中路,其中梭坡84座、蒲各頂29座,中路21座,其余各鄉散存32座。現存古調最早修建於唐代,最遲為清朝增定大、小金川之時。古碉壹般高20余米,最高達50m,內建樓層十余層至二十余層,每層可容納10余人,每座碉容納百余至二百余人。這些古碉的建築形式多種多樣,從形狀上可分為四角碉五角碉、六角碉、八角碉、十三角碉。

IMG_8362

IMG_8349

IMG_8355

IMG_8357

Categories: 旅遊, 未分類Bookmark

留言~~ (可以使用Facebook帳戶)